泥古

词典解释: nì gǔ (nì-) : 被古人的规矩或看法所束缚,无法变通及创新:不化。国语辞典注音 ㄋㄧˋ ㄍㄨˇ  拼音 nì gǔ拘制而不知變通。▶ 《宋史.卷二六二.劉溫叟傳》:「儒者,致詳於形名度數間,而不知清濁輕重之用。」▶ 《大宋宣和遺事.元集》:「王安石迂儒,若用為相,必多更變,重擾天下。」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7559页 第5卷 1104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944页

词典名字:

泥古

词典发音:

nì gǔ

国语辞典

泥古 nìgǔ

[have bigoted belief in the ancients;stick to ancient ways and thoughts] 拘泥古代的成规或说法,不知变通

高谈泥古不须尔。——刘迎《河防行》

泥古不化

基本解释

泥古[ nì gǔ ]

⒈  拘泥古制而不知变通。

《宋史·卷二六二·刘温叟传》:「儒者泥古,致详于形名度数间,而不知清浊轻重之用。」
《大宋宣和遗事·元集》:「王安石泥古迂儒,若用为相,必多更变重扰天下。」

英语stick-in-the-mud, to stick to old ways, stubbornly conservative

引证解释

⒈  拘守古代的成规或古人的说法。

宋 欧阳修 《笔说·驷不及舌说》:“泥古之士,学者患之也。”
宋 王安石 《乞皇帝御正殿复常膳表》之二:“礼贵从宜,事难泥古。”
明 方孝孺 《上蜀府笺》之三:“语学术则泥古而不通,语才艺则执一无取。”
郭沫若蒲剑集·青年哟,人类的春天》:“我们不要为泥古的习惯所囿,应该把眼光看着前头。”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泥古

  • 泥古,汉语词汇。
  • 拼音:nì gǔ
  • 释义:泥:拘泥,固执。拘泥于古代的成规或古人的说法而不知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