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坯

词典解释: ní pī 1.指尚未放在窑里烧的砖瓦原坯。 2.土坯。用泥土制成的长方形土块,可以用来砌墙。国语辞典注音 ㄋㄧˊ ㄆㄧ  拼音 ní pī沒有經過燒製的陶器坯子。亦稱為「泥胎兒」。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7560页 第5卷 1105

词典名字:

泥坯

词典发音:

ní pī

国语辞典
1.指尚未放在窑里烧的砖瓦原坯。 2.土坯。用泥土制成的长方形土块,可以用来砌墙。
基本解释

泥坯[ ní pī ]

⒈  没有经过烧制陶器坯子

引证解释

⒈  指尚未放在窑里烧的砖瓦原坯。

李时珍本草纲目·土七·乌古瓦》:“夏桀 始以泥坯烧作瓦。”

⒉  土坯。用泥土制成的长方形土块,可以用来砌墙。

贺敬之 丁毅 等《白毛女》第一幕第二场:“女人吗,那还不就是墙上的泥坯,扒了一层又一层。”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泥坯

  • 泥坯,读音ní pī,汉语词语,指尚未放在窑里烧的砖瓦原坯;土坯,用泥土制成的长方形土块,可以用来砌墙。。。出自《本草纲目·土七·乌古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