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巴

词典解释: ní bā 1.稀泥。亦指干结的泥块。国语辞典注音 ㄋㄧˊ ㄅㄚ  拼音 ní bā溼而黏的泥土。▶ 如:「使用捏製人偶,簡易而饒富趣味,是許多人共同之兒時回憶。」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7559页 第5卷 1104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943页

词典名字:

泥巴

词典发音:

ní bā

国语辞典

泥巴 níba

(1) [mud] 〈方〉∶和着水的土

(2) [mire]∶粘稠、往往很厚的泥浆

基本解释

泥巴[ ní bā ]

⒈  湿而黏的泥土

如:「小孩子爱玩泥巴。」

英语mud

德语Matsch (S)​

法语boue épaisse

引证解释

⒈  稀泥。亦指干结的泥块。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二章:“他满身泥巴,帽檐滴水皮带上别着扳起机头的驳壳枪。”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七:“啪,右边墙上的一块泥巴掉了下来。”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泥巴

  • 泥巴是与生俱来的大自然的产物,也是人类最原始、朴素、自然、温馨的建筑材料。泥,也叫泥巴,即土和水的混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