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水匠

词典解释: ní shuǐ jiàng 1.瓦匠;建筑工人。国语辞典注音 ㄋㄧˊ ㄕㄨㄟˇ ㄐㄧㄤˋ  拼音 ní shuǐ jiàng專門從事砌磚、蓋瓦等建築工程的工匠。亦稱為「泥水工」、「泥瓦匠」。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7559页 第5卷 1104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943页

词典名字:

泥水匠

词典发音:

ní shuǐ jiàng

国语辞典

泥水匠 níshuǐjiàng

[bricklayer;mason;plasterer;tiler] 即泥瓦匠

基本解释

泥水匠[ ní shuǐ jiàng ]

⒈  专门从事砌砖、盖瓦等建筑工程的工匠

英语mason

德语Maurer, Maurermeister (S)​

法语maçon

引证解释

⒈  瓦匠;建筑工人。

《水浒传》第十回:“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箇泥水匠来修理。”
《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吩咐地保找两箇泥水匠在井面上给他砌起一座塔来,算箇和尚坟。”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一章:“他除了做农忙时的短工之外,农闲时却能替人家当泥水匠。”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泥水匠

  • 泥水匠是民间修建工匠的一个通俗的叫法,也即懂得上砖放线的瓦匠。在所有的城市乡村的修建中,有一群基本上靠经验技术工作的人群,他们经常和水泥打交道,楼层的修建,道路的修理,地面的平整等,都是泥水匠的活。这一工种是相对比较细的分工,相对于木工,瓦工,钢筋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