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州

词典解释

州、卫、厅名。北周保定元年(公元561年)置州。治美相(今临潭)。辖境相当今甘肃临潭以西、西倾山以东的洮河流域。广德后地入吐蕃。宋大观初复置,元移治今临潭东南新城,明洪武初改为卫,清乾隆时改为厅,1913年改为临潭县。州境邻接蕃地,宋由此输入蕃马,金曾置榷场,明立茶马司于此。

词典名字:

洮州

词典发音:

táo zhōu

国语辞典

洮州 Táozhōu

[Taozhou] 古地名,羌族故地,在今甘肃临潭县西南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洮州

  • 临潭,古称洮州,地处中国内陆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甘肃省南部,甘南藏族自治州东部,坐标为东经103°52′,北纬34°10′-103°52′。东邻岷县,北接康乐、渭源两县,与卓尼县插花接壤。全县总面积1557.68平方公里,东西最大距离60公里,南北最大距离83公里。临潭县地形西高东低,大多地区属高山丘陵地带,洮河、冶木河、羊沙河流域切割较深,峰峦重叠。白石山、莲花山、大岭山为主要山峰,海拔在2209-3926米之间,平均海拔2825米。气候属高寒干旱区,年平均气温3.2℃,降水量518毫米,无霜期65天。干旱、冰雹、霜冻、洪涝等灾害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