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套

词典解释: huó tào 1.习用的格式;俗语常谈。国语辞典注音 ㄏㄨㄛˊ ㄊㄠˋ  拼音 huó tào1. 俗諺常談。▶ 清.黃宗羲〈柳敬亭傳〉:「甯南不知書,所有文檄,幕下儒生設意修詞,援古證今,極力為之,甯南皆不悅,而敬亭耳剽口熟,從委巷中來者,無不與甯南意合。」2. 靈活、圓融。▶ 《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卷一三.第六二回》:「西海蛟兵器雖重,重的就呆,到底使得不。」、「他雖然長得一副憨厚的樣子,說起話來可是得很呢。」3. 一拉就開的繩結。亦稱為「活結」。▶ 如:「為了穿脫方便,繫鞋通常打的是。」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7616页 第5卷 1161

词典名字:

活套

词典发音:

huó tào

国语辞典

活套 huótào

(1) [coloquial speech;common saying;folk adage]∶生活中的俗语常谈

从委巷活套中来。——· 黄宗羲《柳敬亭传》

(2) [loop]∶套马索的活圈

活套套住了他要套的那匹马

基本解释

活套[ huó tào ]

⒈  俗谚常谈。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南不知书,所有文檄,幕下儒生设意修词,援古证今,极力为之,宁南皆不悦,而敬亭耳剽口熟,从委巷活套中来者,无不与宁南意合。」

⒉  圆活、圆融。

如:「她知道这件事对她有利,说话就活套多了。」

⒊  一拉就开的绳结。

英语noose, running knot

德语Bandspeicher (S)​

引证解释

⒈  习用的格式;俗语常谈。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板经书纪略》:“皇城中内相学问读‘四书’、《书经》、《诗经》;看性理、《通鑑》节要、《千家诗》、 唐 贤三体诗;习书柬活套,习作对联;再加以古文真宝,古文精粹尽之矣。”
清 叶燮 《原诗·外篇上》:“又凡诗中活套,”
清 黄宗羲 《柳敬亭传》:“宁南 不知书,所有文檄,幕下儒生设意修词,援古证今,极力为之, 宁南 皆不悦,而 敬亭 耳剽口熟,从委巷活套中来者,无不与 宁南 意合。”

如:剩有、无那、试看、莫教、空使、还令等救急字眼,不可屈指数,无处不可扯来。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活套

  • 活套是精装书封加工的一种形式,常见于塑料软面的精装书籍和本册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