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汗

词典解释: liú hàn 1.淌汗。从毛汗腺中分泌出大量汗液。 2.形容羞愧不安到极点。国语辞典注音 ㄌㄧㄡˊ ㄏㄢˋ  拼音 liú hàn1. 出汗。▶ 《文選.左思.吳都賦》:「霡霂,而中逵泥濘。」2. 比喻辛勞。▶ 如:「這件浩大的工程,是許多人流血才完成的。」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7716页 第5卷 1261

词典名字:

流汗

词典发音:

liú hàn

国语辞典
  • 淌汗。从毛汗腺中分泌出大量汗液。
  • 形容羞愧不安到极点。
  • 基本解释

    流汗[ liú hàn ]

    ⒈  出汗。

    晋·左思〈吴都赋〉:「流汗霂,而中逵泥泞。」
    唐·杜甫〈火〉诗:「流汗卧江亭,更深气如缕。」

    ⒉  比喻辛劳。

    如:「这项浩大的工程是许多人流血流汗才完成的。」

    英语to sweat

    德语schwitzen (V)​

    法语transpirer, suer

    引证解释

    ⒈  淌汗。从毛汗腺中分泌出大量汗液。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奴之病得之流汗数出。”
    左思吴都赋》:“流汗霡霂,而中逵泥泞。”
    李东阳奉敕谕》:“盛暑鑠金,流汗成血,兼时倍力,困苦益增,又不若不督之为愈也。”

    ⒉  形容羞愧不安到极点。

    《汉书·王莽传上》:“臣见诸侯面言事於前者,未尝不流汗而慙愧也。”
    唐 柳宗元 《答贡士萧纂欲相师书》:“不意足下曲见记忆,远辱书讯,貺以高文,开其知思,而又超僕以宗师之位,贷僕以丘山之号,流汗伏地,不知逃匿。”
    吴伟业 《临江参军》诗:“左右为流汗,天子知质直。”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流汗

  • 流汗:流汗
  • 流汗:容祖儿演唱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