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议

词典解释: liú yì1.犹馀论。 2.流俗的议论。 3.任意议论。国语辞典注音 ㄌㄧㄡˊ ㄧˋ  拼音 liú yì1. 官員、士人的意見。▶ 《文選.東方朔.非有先生論》:「寡人虛心定志,欲聞流議者,三年於茲矣。」2. 世俗的言論。▶ 《文選.顏延之.五君詠詩五首之二》:「立俗迕流議,尋山洽隱淪。」3. 自由談論。▶ 唐.白居易〈策林四.七十納諫〉:「工商得以流議,士庶得以傳言。」

词典名字:

流议

词典发音:

liú yì

国语辞典
  • 犹余论。
  • 流俗的议论。
  • 任意议论。
  • 基本解释

    流议[ liú yì ]

    ⒈  官员、士人的意见。

    《文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寡人虚心定志,欲闻流议者,三年于兹矣。」

    ⒉  世俗的言论。

    《文选·颜延之·五君咏诗五首之二》:「立俗迕流议,寻山洽隐沦。」

    ⒊  自由谈论。

    唐·白居易〈策林四·七十纳谏〉:「工商得以流议,士庶得以传言。」

    引证解释

    ⒈  犹馀论。

    《汉书·东方朔传》:“虚心定志,欲闻流议者,三年于兹矣。”
    颜师古 注:“流,末流也,犹言餘论也。”

    ⒉  流俗的议论。

    南朝 宋 颜延之庭诰文》:“务前公税,以远吏让,无急傍费,以息流议。”
    苏舜钦串夷》诗:“淳俗易摇无自挠,每闻流议一长吁。”

    ⒊  任意议论。

    唐 白居易 《纳谏策》:“工商得以流议,士庶得以传言。”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流议

  • 流议的释义是犹馀论,出自 《汉书·东方朔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