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

词典解释


郡、国名。西汉初改博阳郡置郡,文帝改为国。景帝时为参加叛乱的吴、楚七国之一,乱平国除仍为郡。治东平陵(今章丘市西)。辖境相当今山东济南、章丘、济阳、邹平等市县地。东汉又改为国,晋仍为郡,移治历城(今济南市)。隋初废。汉时置工官、铁官于此。
府、路名。北宋政和六年(1116年)升齐州置府。治历城(今济南市)。元改为路,明初仍为府。清辖境相当今山东北部:西至德州市、平原、齐河,东至临邑、邹平、淄博市,南至胶济铁路南侧泰山、鲁山等山脉。1913年废。宋代词人李清照、辛弃疾皆此地人。金海陵王时耿京起义于此。明清为山东省会。
市名。在山东省中部偏西、黄河下游南岸。京沪、胶济、邯济三铁路交点。山东省省会。辖市中、天桥、历下、历城、槐荫五区及章丘市和长清、平阴、济阳、商河四县。战国为齐历下邑。晋为济南郡治,宋及明、清为济南府治。明以后为山东省治。1929年由历城县析设市。1987年历城县撤销并入。以地在济水之南得名。人口543万(市辖区251万,1996年)。工业有机械、电子、化学、钢铁、纺织、建材等。特产“济南莲藕”、“明湖蒲菜”。有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高等学校及科研机构多所。名胜有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珍珠泉、黑虎泉等,有“泉城”之称。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词典名字:

济南

词典发音:

jǐ nán

国语辞典

济南 Jǐnán

[Jinan] 山东省省会。位于山东省西部,南临泰山,北临黄河,面积4875平方公里,人口335万,其中市区132万。位于丘陵和平原交界地,泉水很多,素有“泉城”之称。为山东省的政治、文化、交通中心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济南 (山东省省会)

  • 济南市,简称“济”,别称“泉城”,是山东省省会、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之一,环渤海地区南翼的中心城市,山东省的政治、文化、教育、经济、交通和科技中心。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陆军机关驻地 ,山东半岛城市群和济南都市圈核心城市、新一线城市。
  • 济南因境内泉水众多,拥有“七十二名泉”,被称为“泉城”,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济南八景闻名于世,是拥有“山、泉、湖、河、城”独特风貌的旅游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史前文化——龙山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 济南北连首都经济圈,南接长三角经济圈,东西连通山东半岛与华中地区,是环渤海经济区和京沪经济轴上的重要交汇点,环渤海地区和黄河中下游地区中心城市之一。济南已成功举办亚洲杯、全运会、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中国艺术节等多项国际和国家级盛会,2015年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也在济南成功举办,标志着这项世界盛会创办一个多世纪后首次走进亚洲。2016年中国绿公司年会、2017年第五届世界摄影大会在济南开幕。
  • 2016年12月7日,济南市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2017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排19位。2018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支持济南建设国家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