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叹

词典解释

1.见“浩叹”。

2.亦作“浩嘆”。长叹,大声叹息。

1.见“浩叹”。

2.亦作“浩嘆”。长叹,大声叹息。

唐 王勃 《益州夫子庙碑》:“命归 齐 去 鲁 ,发浩叹於衰 周 。” 宋 陆游 《不寐》诗:“欲明闻漉稻,浩叹閔黎元。”《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只见他闷坐了半日,忽然浩叹了一声道:‘原来如此!’” 鲁迅 《书信集·致章廷谦》:“人心不古,诚堪浩叹。”

词典名字:

浩叹

词典发音:

hào tàn

国语辞典
  • 参见:浩叹浩叹
  • 基本解释

    浩叹[ hào tàn ]

    ⒈  感慨深长而大声叹息。唐·郑谷〈慈恩寺偶题〉诗:「往事悠悠添浩叹,劳生扰扰竟何能。」也作「浩叹」。

    《儿女英雄传·第一八回》:「只见他闷坐了半日,忽然浩叹了一声。」

    引证解释

    ⒈  见“浩叹”。亦作“浩嘆”。长叹,大声叹息

    王勃 《益州夫子庙碑》:“命归 齐 去 鲁,发浩叹於衰 周。”
    陆游 《不寐》诗:“欲明闻漉稻,浩叹閔黎元。”
    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只见他闷坐了半日,忽然浩叹了一声道:‘原来如此!’”
    鲁迅书信集·致章廷谦》:“人心不古,诚堪浩叹。”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浩叹

  • 浩叹,指长叹,大声叹息。语出王勃 《益州夫子庙碑》:“命归齐去鲁,发浩叹於衰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