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居

词典解释: hào jū1.亦作"浩裾"。亦作"浩倨"。 2.傲倨,怠慢不恭貌。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7669页 第5卷 1214

词典名字:

浩居

词典发音:

hào jū

国语辞典
1.亦作"浩裾"。亦作"浩倨"。 2.傲倨,怠慢不恭貌。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浩裾”。亦作“浩倨”。傲倨,怠慢不恭貌。

墨子·非儒下》:“立命缓贫而高浩居。”
毕沅 校注:“同‘傲倨’。”
《墨子·非儒下》:“夫儒浩居而自顺者也。”
卢文弨 校:“《晏子》外篇与此多同,‘浩居’作‘浩裾’。”
孙诒让 间诂:“居、裾,并倨之叚字。”
《晏子春秋·外篇下一》:“彼浩裾自顺,不可以教下。”
孔子家语·三恕》:“浩倨者则不亲,就利者则无不弊。”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浩居

  • 引证解释
  • 亦作“ 浩裾 ”。亦作“ 浩倨 ”。 傲倨,怠慢不恭貌。《墨子·非儒下》:“立命缓贫而高浩居。” 毕沅 校注:“同‘傲倨’。”《墨子·非儒下》:“夫儒浩居而自顺者也。” 卢文弨 校:“《晏子》外篇与此多同,‘浩居’作‘浩裾’。” 孙诒让 间诂:“居、裾,并倨之叚字。”《晏子春秋·外篇下一》:“彼浩裾自顺,不可以教下。”《孔子家语·三恕》:“浩倨者则不亲,就利者则无不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