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桥

词典解释: fú qiáo 在并列的船或筏子上铺上木板而成的桥。国语辞典注音 ㄈㄨˊ ㄑㄧㄠˊ  拼音 fú qiáo在並列的船或筏子上鋪置木板而造成的橋。▶ 《三國演義.第五九回》:「曹操在渭河內,將船筏鎖鍊作浮橋三條,接連南岸。」

词典名字:

浮桥

词典发音:

fú qiáo

国语辞典

浮桥 fúqiáo

[pontoon bridge;ponton bridge] 桥面由平底船支承的桥

基本解释

浮桥[ fú qiáo ]

⒈  在并列的船或筏子上铺置木板而造成的桥。

三国演义·第五九回》:「曹操在渭河内,将船筏锁链作浮桥三条,接连南岸。」

引证解释

⒈  在并列的船、筏、浮箱或绳索上面铺木板而造成的桥。

东观汉记·吴汉传》:“﹝ 田戎 ﹞据浮桥于江上, 汉 锯絶横桥,大破之。”
贾岛 《寄乔侍郎》诗:“大寧犹未到,曾渡北浮桥。”
尔雅·释水》“天子造舟” 宋 邢昺 疏:“言造舟者,比船於水,加板於上,即今之浮桥。”
《前汉书平话》卷下:“半夜前后,河水长十分,溢满 长安 浮桥。”
茅盾 《锻炼》二一:“但如果把这四条小船连接起来,作为一道浮桥,直达那倾斜的河滩,那就有办法。”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浮桥 (船或浮箱代替桥墩,浮在水面的桥梁)

  • 浮桥,指用船或浮箱代替桥墩,浮在水面的桥梁。军队采用制式器材拼组的军用浮桥,则称舟桥。浮桥的历史记载以中国为早。《诗经·大雅·大明》记载:“亲迎于渭,造舟为梁”,记载周文王姬昌于公元前1184年在渭河架浮桥。在国外,波斯帝国居鲁士大帝于公元前537年在美索不达米亚修建过浮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