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

词典解释: hǎi shàng 1.海边;海岛。 2.指湖滨。 3.海面上。 4.指上海。犹言沪上。国语辞典注音 ㄏㄞˇ ㄕㄤˋ  拼音 hǎi shàng1. 海中。▶ 唐.白居易〈長恨歌〉:「忽聞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2. 滬上,上海市。▶ 《花列傳.第一回》:「只因自通商以來,南部煙花,日新月盛,凡冶遊子弟,傾覆流離於狎邪者,不知凡幾。」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7673页 第5卷 1218

词典名字:

海上

词典发音:

hǎi shàng

国语辞典
  • 海边;海岛。
  • 指湖滨。
  • 上海。犹言上。
  • 海面上。
  • 基本解释

    海上[ hǎi shàng ]

    ⒈  海中。

    唐·白居易〈长恨歌〉:「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⒉  沪上,上海市

    《海上花列传·第一回》:「只因海上自通商以来,南部烟花,日新月盛,凡冶游子弟,倾覆流离于狎邪者,不知凡几。」

    英语maritime

    德语maritim, zur See gehörend , nautisch (Adj)​

    法语en mer, au large

    引证解释

    ⒈  海边;海岛。

    吕氏春秋·恃君》:“柱厉叔 事 莒敖公,自以为不知而去,居於海上,夏日则食菱芡,冬日则食橡栗。”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公孙弘 ﹞家贫,牧豕海上。”
    《后汉书·荀爽传》:“﹝ 荀爽 ﹞后遭党錮,隐於海上,又南遁 汉 滨。”
    明 陆深 《春雨堂随笔》:“予家海上,园亭中喜种杂花。”

    ⒉  指湖滨。

    《文选·江淹<恨赋>》:“迁客 海 上,流戍 陇 阴。”
    李善 注引《汉书》:“匈奴 乃徙 苏武 北海 上无人处。”

    ⒊  海面上。

    《汉书·郊祀志上》:“及 秦始皇 至海上,则方士争言之。”
    南朝 梁 沉约 《夕行闻夜鹤》诗:“愍海上之惊鳧,伤云閒之离鹤。”
    皮日休 《奉酬崔璐进士见寄次韵》:“意超海上鹰,运跼辕下驹。”

    ⒋  指 上海。犹言 沪 上。

    《海上花列传》第一回:“只因 海 上自通商以来,南部烟花日新月盛。”
    冯自由 《中国教育会与爱国学社》:“壬寅春,旅 沪 志士 馀杭 章炳麟 ……因联络 海 上有志之士,发起中国教育会为策动机关。”
    王旡生 《论小说与改良社会之关系》:“吾闻 海 上诸君子,发大愿合大力,既賡续此报,復求所以改良者,吾未尝不为之距跃三百,喜而不寐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海上

  • 海上:词语解释
  • 海上:先锋诗人、自由作家
  • 海上:诗歌
  • 海上:散文
  • 海上:古诗
  • 海上:唐代李商隐诗作
  • 海上 (词语解释)

  • 海上,指海边,海面上;也指上海。并有同名诗人、诗歌、散文、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