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塘

词典解释: hǎi táng 防御海潮的堤。国语辞典注音 ㄏㄞˇ ㄊㄤˊ  拼音 hǎi táng濱海地區防禦潮患的堤防。▶ 《元史.卷六五.河渠志二》:「江浙省并庸田司官修築,作竹籧篨,內實以石,鱗次壘壘以御潮勢。」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7684页 第5卷 1229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07页

词典名字:

海塘

词典发音:

hǎi táng

国语辞典

海塘 hǎitáng

[seawall;sea enbankment] 沿海而筑的防潮堤坝

基本解释

海塘[ hǎi táng ]

⒈  滨海地区防御潮患的堤防。

《元史·卷六五·河渠志二》:「江浙省并庸田司官修筑海塘,作竹籧篨,内实以石,鳞次垒垒以御潮势。」

德语Küstendeich (S)​

法语digue

引证解释

⒈  防海潮、护农田的堤防

《宋史·河渠志七》:“盐官县 海塘衝决,命 淛西 提举 刘垕 专任其事。”
《元史·河渠志二》:“江浙 省并庸田司官修筑海塘,作竹籧篨,内实以石,鳞次垒垒,以御潮势。”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海塘

  • 沿海岸以块石或条石等砌筑成陡墙形势的挡潮、防浪的堤,又称为陡墙式海堤。
  • 海塘是人工修建的挡潮堤坝,亦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带的重要屏障。海塘的历史至今已有两千多年,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两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