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王星

词典解释: hǎi wáng xīng 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而远的次序计为第八颗,绕太阳公转周期约164.8年自转周期约22小时。光度较弱,肉眼看不见。(图见〖太阳系〗)。国语辞典注音 ㄏㄞˇ ㄨㄤˊ ㄒㄧㄥ  拼音 hǎi wáng xīng星名。太陽系九大行星中的第八顆星,與太陽的平均距離為四十四億九千七百萬公里,有衛星二顆。公轉週期一百六十四點七九年,自轉週期約零點七日,赤道半徑二萬四千七百五十公里。於西元一八四六年由德國天文學家加爾所發現。表面在高緯度地區有由冰晶結成的薄霧,在赤道附近則沒有。它的衛星特里頓正逐漸接近中,預測一億年後將被引發的潮汐力所破壞。 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07页

词典名字:

海王星

词典发音:

hǎi wáng xīng

国语辞典

海王星 Hǎiwángxīng

[Neptune] 太阳系九大行星中的第八颗,发现较晚,公转周期为 1648 年,肉眼看不见,表面温度近-200°C,其大气主要由氢、甲烷组成,有两颗卫星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海王星 (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

  • 海王星(Neptune)是八大行星中的远日行星,按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排列海王星是第八颗行星,直径上第四大行星,质量上第三大行星。它的亮度仅为7.85等,只有在天文望远镜里才能看到它。由于它那荧荧的淡蓝色光,所以西方人用罗马神话中的海神——尼普顿(Neptune)”的名字来称呼它。在中文里,把它译为海王星。
  • 海王星在直径和体积上小于天王星,但质量却大于天王星,大约是地球的17倍,而它的姊妹行星天王星因密度较低,质量大约是地球的14倍。
  • 海王星的大气层以氢和氦为主,还有微量的甲烷,大气层中的甲烷,是使行星呈现蓝色的原因之一。海王星有着太阳系最强烈的风暴,测量到的风速高达2100km/h。海王星云顶的温度是-218 ℃(55K),因为距离太阳最远,是太阳系最冷的地区之一。尽管如此,海王星却有着一个炽热的内部,海王星核心的温度约7000℃,和大多数已知的行星相似。
  • 海王星在1846年9月23日被发现,是唯一利用数学预测而非有计划的观测发现的行星。天文学家利用天王星轨道的摄动推测出海王星的存在与可能的位置,迄今只有美国的旅行者2号探测器曾经在1989年8月25日拜访过海王星。
  • 2018年7月,欧洲航天局的甚大望远镜采用新的自适应光学技术拍摄出了一幅清晰锐利的海王星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