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导

词典解释

中医学名词。消食导滞的一种治法。适用于饮食停滞所致的胸脘胀闷、嗳气腐臭、食欲减退、腹部胀痛、泄泻或便秘等,常用方剂如保和丸、枳实导滞丸等。

词典名字:

消导

词典发音:

xiāo dǎo

国语辞典
中医谓以药物消散疏导。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中医谓以药物消散疏导

《红楼梦》第一〇九回:“大夫来诊了脉,説是有年纪的人,停了些饮食感冒风寒,略消导发散些就好了。”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消导

  • 消食导滞的简称。中医消法之一。运用具有消除食滞的药物为主组方,以恢复脾胃运化功能的治法。又称消食化滞、消导法。适用于消化不良,食积内停之证。常采用山楂、神曲、鸡内金、麦芽、莱菔子等药物组成方剂,代表方剂有保和丸、枳实导滞丸等。在具体使用消法时,不仅要辨别虚实,还需辨清寒热。积滞郁而化热,则宜消而兼清法;积滞而兼寒,则须消而兼以温中;积滞内停,脘腹痞满胀痛,大便秘结,则宜同攻下法结合。临床上具体运用消食导滞法时,须内有积滞,外无表证方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