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血

词典解释: yū xuè 因静脉血液回流受阻所引起的一种循环障碍。分全身性和局部性两种。部位表面开始呈暗红色,以后逐渐变为青紫色。在口唇黏膜部位的,又称“紫绀”。国语辞典注音 ㄩ ㄒㄧㄝˇ  拼音 yū xiě血液凝滯不通或凝聚不流通的血。▶ 《紅樓夢.第三四回》:「晚上把這藥用酒研開,替他敷上,把那的熱毒散開,可以就好了。」亦作「瘀血」。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7868页 第5卷 1413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584页

词典名字:

淤血

词典发音:

yū xuè

国语辞典

淤血 yūxuè

[extravasated blood] 凝滞的血液

基本解释

淤血[ yū xiě ]

⒈  血液凝滞不通或凝聚不流通的血。也作「瘀血」。

《红楼梦·第三四回》:「晚上把这药用酒研开,替他敷上,把那淤血的热毒散开,可以就好了。」

英语variant of 瘀血[yu1 xue4]

法语sang extravasé

引证解释

⒈  血液凝滞不通。亦指凝聚流通的血。

红楼梦》第三四回:“晚上把这药用酒研开,替他敷上,把那淤血的热毒散开,就好了。”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淤血 (疾病)

  • 淤血,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yū xiě,是一种常见疾病,指的是因静脉血液回流受阻,机体内的器官或组织内血液淤积。淤血多是在外力作用下,使皮下毛细血管破裂出血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