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

词典解释


郡名。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显州置。治比阳(今泌阳)。辖境约当今河南泌阳、桐柏、社旗三县地。唐武德四年(621年)复改显州;天宝、至德时,又曾改唐州为淮安郡。
军、州、路、府名。南宋绍定元年(1228年)改楚州置淮安军,治淮安(今市)。端平元年(1234年)改为州。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升为路,明改为府。清辖境相当今江苏的淮阴、淮安、阜宁、盐城、涟水、泗阳、射阳、洪泽、建湖、滨海等市县地。1914年废。
市名。在江苏省淮阴市东部。苏北灌溉总渠和京杭运河在境内交汇。市人民政府驻淮城镇。汉置射阳县,东晋改山阳县,南宋改淮安县,为淮安军治。取“依淮安居”之意。元复名山阳县。元以后为淮安路、府治。1914年改名淮安县。1945年置淮城市,1948年与淮阴市合设两淮市,后又撤销。1987年改设淮安市。人口119万(城镇14.9万,1996年)。矿产有岩盐。工业有电子、食品、纺织、化肥等。农产有稻、小麦、玉米、大豆、花生、油菜籽、棉花等。为周恩来故乡,有“周恩来同志旧居”,并建纪念馆。名胜古迹有文通塔、镇淮楼、关天培祠墓、韩侯祠、梁红玉祠、吴承恩故居及青莲岗古文化遗址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词典名字:

淮安

词典发音:

huái ān

国语辞典

淮安 Huái’ān

[Huai'an] 江苏省淮阴市属县。位于省中部偏北,人口112万。为苏北主要水利枢纽。周恩来的故乡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淮安 (江苏省地级市)

  • 淮安位于江苏省中北部,江淮平原东部。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苏北中心城市,南京都市圈紧密圈层城市。坐落于古淮河与京杭大运河交点,境内有中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低碳试点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与扬州等为淮扬菜的主要发源地,是江淮流域古文化发源地之一。
  • 淮安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秦时置县,境内有著名的“青莲岗文化”遗址。曾是漕运枢纽、盐运要冲,驻有漕运总督府、江南河道总督府。历史上与苏州、杭州、扬州并称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有“中国运河之都”的美誉。中国大运河淮安段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 淮安地处江苏省长江以北的核心地区,邻江近海,为南下北上的交通要道,区位优势独特。是江苏省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长江三角洲北部地区的区域交通枢纽。
  • 淮安人杰地灵,是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的故乡。历史上诞生过大军事家韩信、汉赋大家枚乘、巾帼英雄梁红玉、《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民族英雄关天培、《老残游记》作者刘鹗等。
  • 淮安有著名的红色旅游景区周恩来故里景区、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等,生态旅游景区古淮河文化生态景区、里运河文化长廊、洪泽湖古堰景区、第一山国家森林公园、清晏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