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冥

词典解释: hùn míng 1.亦作"混溟"。 2.无分无迹,无始无终。 3.谓原始蒙昧的状态。 4.广大幽深之境。 5.指人心中。国语辞典注音 ㄏㄨㄣˋ ㄇㄧㄥˊ  拼音 hùn míng1. 沒有終始、跡象。▶ 《莊子.天地》:「致命盡情,天地樂而萬事銷亡,萬物復情,此之謂。」2. 蒙昧未開化的狀態。▶ 《淮南子.俶真》:「古之人有處之中,神氣不蕩於外,萬物恬 漠以愉静。」▶ 唐.柳宗元〈南嶽彌陀和尚碑〉:「虛無道乃融,聖神無跡示教功。」3. 人的心中。▶ 《淮南子.繆稱》:「在之中,不可諭於人。」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7831页 第5卷 1376

词典名字:

混冥

词典发音:

hùn míng

国语辞典
1.亦作"混溟"。 2.无分无迹,无始无终。 3.谓原始蒙昧的状态。 4.广大幽深之境。 5.指人心中。
基本解释

混冥[ hùn míng ]

⒈  没有终始、迹象。

《庄子·天地》:「致命尽情,天地乐而万事销亡,万物复情,此之谓混冥。」

⒉  蒙昧未开化的状态。

《淮南子·俶真》:「古之人有处混冥之中,神气不荡于外,万物恬 漠以愉静。」
唐·柳宗元〈南岳弥陀和尚碑〉:「虚无混冥道乃融,圣神无迹示教功。」

⒊  人的心中。

《淮南子·缪称》:「在混冥之中,不可谕于人。」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混溟”。

⒉  无分无迹,无始无终。

《庄子·天地》:“致命尽情,天地乐而万事销亡,万物復情,此之谓混冥。”
郭象 注:“情復而混冥无迹也。”
葛洪 《抱朴子·诘鲍》:“子若以混冥为美乎,则乾坤不宜分矣。”

⒊  谓原始蒙昧的状态。按, 宋 杜道坚 《<文子>缵义》引作“混溟”。

《淮南子·俶真训》:“古之人有处混冥之中,神气不荡於外,万物恬漠愉静。”
《文子·下德》:“礼义廉耻不设,万民莫相侵暴虐,犹在於混冥之中。”

⒋  广大幽深之境。

《淮南子·俶真训》:“有未始有有无者,包裹天地,陶冶万物,大通混冥。”
《淮南子·要略》:“今学者无圣人之才,而不为详説,则终身颠顿乎混溟之中,而不知觉寤乎昭明之术矣。”
唐 柳宗元 《南岳弥陀和尚碑铭》:“虚无混冥道乃融,圣神无跡示教功。”

⒌  指人心中。

《淮南子·缪称训》:“在混冥之中,不可諭於人。”
高诱 注:“混冥,人心中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混冥

  • 混冥的拼音是hùn míng,释义是无分无迹,无始无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