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久

词典解释: yān jiǔ 1.长久。 2.久留。 3.谓久未升迁。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7805页 第5卷 1350

词典名字:

淹久

词典发音:

yān jiǔ

国语辞典
1.长久。 2.久留。 3.谓久未升迁。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长久。

葛洪 《抱朴子·勤求》:“若值明智之师,且欲详观来者变态,试以淹久。”
唐 刘肃 《大唐新语·厘革》:“后日月淹久,选人滋多,案牘浅近,不足为準,乃採经籍古义以为问目。”
《旧唐书·窦建德传》:“今顿兵 武牢 之下,日月淹久,徒为自苦,事恐无功。”
章炳麟 《訄书·订文》附《正名杂义》:“虽上自 周 孔,下逮 嬴 刘,其病已淹久矣。”

⒉  久留。

《左传·宣公十二年》:“二三子无淹久。”
《吴子·料敌》:“师既淹久,粮食无有。”
《东周列国志》第四六回:“我放一条生路,汝速速回军无得淹久于此。”

⒊  谓久未升迁。

宋 范仲淹 《举彭乘自代状》:“彭乘 博学不倦,孤立无徒,馆殿之中,独为淹久,今举自代。”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淹久

  • 长久。 晋 葛洪 《抱朴子·勤求》:“若值明智之师,且欲详观来者变态,试以淹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