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辞典
商声,古代五音之一。古谓其调凄清悲凉,故称。谓秋风。
基本解释
清商[ qīng shāng ]
⒈ 古代五音中的商音音调凄清悲切,称为「清商」。
引《韩非子·十过》:「公曰:『清商固最悲乎?』师旷曰:『不如清征。』」
唐·杜甫〈秋笛〉诗:「清商欲尽奏,奏苦血霑衣。」
⒉ 借指肃杀凄清的秋风。
引《文选·潘岳·悼亡诗三首之二》:「清商应秋至,溽暑随节阑。」
宋·苏轼〈雨中花·今岁花时深院〉词:「高会聊追短景,清商不暇余妍。」
⒊ 乐曲名。清商乐的简称。参见「清商乐」条。
引证解释
⒈ 商声,古代五音之一。古谓其调凄清悲凉,故称。
引《韩非子·十过》:“公曰:‘清商固最悲乎?’ 师旷 曰:‘不如清徵。’”
晋 葛洪 《抱朴子·畅玄》:“夫五声八音,清商流徵,损聪者也。”
唐 杜甫 《秋笛》诗:“清商欲尽奏,奏苦血霑衣。”
⒉ 谓秋风。
引晋 潘岳 《悼亡诗》:“清商应秋至,溽暑随节阑。”
元 范梈 《奉同元学士赋赠邓提举之官江浙》诗:“况值杪秋令,清商动凉幕。”
龚尔位 《己酉九日麓山待钝庵不至书寄用渊明九日闲居韵》:“清商发林际,颯颯动秋声。”
网络解释
清商
清乐,也称为清商乐,是指汉魏六朝的乐府音乐,流传下来的歌词即当时的乐府诗。逐渐成为占居主导地位的一种传统音乐。它是晋室南迁之后,旧有的相和歌和由南方地区民歌发展起来的“吴声”、“西曲”相结合的产物,是相和歌的直接继续和发展。被认为是华夏正声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