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真

词典解释: qīng zhēn ①质朴自然:寡欲|诗贵。 ②有关伊斯兰教的:寺|点心。国语辞典注音 ㄑㄧㄥ ㄓㄣ  拼音 qīng zhēn1. 純潔天真。▶ 唐.李白〈王右軍〉詩:「右軍本,瀟灑出風塵。」2. 儉樸純真。▶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寡欲,萬物不能移也。」3. 回教徒順教時,須念頌言三句,因而稱其教為「教」,寺廟為「寺」。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7765页 第5卷 1310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061页

词典名字:

清真

词典发音:

qīng zhēn

国语辞典

清真 qīngzhēn

(1) [pure and simple]∶纯真朴素

清真寡欲

(2) [real and natural]∶真实自然

文贵清真

(3) [Islamic;Muslim]∶明清时,中国伊斯兰教学者介绍该教教义,曾用“清净无染”、“真主原有独真,谓之清真”等语,称颂该教崇奉的真主。故称伊斯兰教为清真教,寺曰清真寺

清真寺

基本解释

清真[ qīng zhēn ]

⒈  纯洁天真。

唐·李白〈王右军〉诗:「右军本清真,潇洒出风尘。」

⒉  俭朴纯真。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清真寡欲,万物不能移也。」

⒊  回教徒顺教时,须念颂清真言三句,因而称其教为「清真教」,寺庙为「清真寺」。

英语Islamic, Muslim, halal (of food)​, clean, pure

法语islamique, musulman

引证解释

⒈  纯真朴素。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清真寡欲,万物不能移也。”
李白鸣皋歌奉饯从翁清归五厓山居》:“我家仙翁爱清真,才雄草圣凌古人,欲卧 鸣皋 絶世尘。”
明 沉受先 《三元记·赏花》:“縞素花王,逞清真国色。”
《再生缘》第二回:“莫道丰姿堪絶世,况兼情性亦清真。”

⒉  真实自然。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形容》:“絶佇灵素,少迴清真,如觅水影,如写阳春。”
清 薛雪 《一瓢诗话》一七二:“文贵清真,诗贵平澹。”

⒊  中国 通用汉语的穆斯林的常用语。 明 清 时, 中国 伊斯兰教学者介绍该教教义,曾用“清净无染”、“真乃独一”、“至清至真”和“真主原有独尊,谓之清真”等语,称颂该教所崇奉的真主。故称伊斯兰教为清真教,寺曰清真寺。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清真

  • 清真(阿拉伯语:حلال‎,英语:Halaal,halāl,halal),阿拉伯语原意为“合法的”,指符合宗教教法的。清真食品不仅仅是指不吃猪肉驴肉的问题,即使是鸡肉羊肉牛肉,宰杀时没有诵经,以真主之名宰杀,都不能算作清真,有宗教神学意义。作为一个中文词汇,清真不仅针对符合伊斯兰教教法的饮食而言的,与其他如衣、住、行、思想有关,例如:清真言,清真寺,五功,清真饮食。宋末时期开始用于伊斯兰教。到明清时期,这一用法和概念已经得到系统阐述和普遍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