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广

词典解释


见“湖广行省”。
巡抚名。明宣德五年(1430年)置,后置罢不常,天顺七年(1463年)复置,遂为常制。驻武昌(今湖北武汉市),辖湖广布政司之武昌等十四府、郴靖二州,后辖区屡有变迁。清康熙三年(1664年)改名湖北巡抚。
总督名。清顺治元年(1644年)置,驻武昌。康熙中废。旋又改川湖总督为湖广总督,还置武昌。康熙二十六年更名湖北湖南总督,但习惯上仍称湖广总督。

词典名字:

湖广

词典发音:

hú guǎng

国语辞典

湖广 Húguǎng

[Hubei and Hunan provinces] 指湖北与湖南。原为明朝省名(元代的湖广还包括了两广,明代则不包括,但仍用旧名)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湖广

  • 湖广,作为地名,在明清时代及其以后指两湖(湖北湖南)。历史如下:元代置湖广等处行中书省(简称湖广行省、湖广省),辖湖南、湖北、广西、海南、贵州大部、四川一部以及广东雷州半岛。明代和清代后只辖湖北、湖南,但仍沿用了湖广这一称呼,今之谓“湖广”,特指两湖。明朝时期一级行政区湖广承宣布政使司的简称;清朝湖广总督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