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壑

词典解释: xī hè 1.溪谷。亦借喻难以满足的贪欲。国语辞典注音 ㄒㄧ ㄏㄨㄛˋ  拼音 xī huò山谷中水所流聚的地方。▶ 《文選.張協.雜詩一○首之九》:「無人跡,荒楚鬱蕭森。」

词典名字:

溪壑

词典发音:

xī hè

国语辞典

谿壑 xīhè

[mountain gorge] 山谷溪涧(多用于比喻人的欲念)

基本解释

溪壑[ xī huò ]

⒈  山谷中水所流聚的地方。

《文选·张协·杂诗一〇首之九》:「溪壑无人迹,荒楚郁萧森。」

英语valley, mountain gorge

引证解释

⒈  溪谷。亦借喻难以满足的贪欲。

汉 桓宽 《盐铁论·本议》:“国有沃野之饶而民不足於食者,工商盛而本业荒也;有山海之货而民不足於财者,不务民用而淫巧众也。故川源不能漏巵,山海不能赡溪壑。”
《北齐书·幼主纪论》:“虐人害物搏噬无厌,卖狱鬻官,溪壑难满。”
侯方域 《豫省试策》四:“滨河 之有司即欲行其无事,而胥吏佣作之徒借河以为溪壑者,终不肯以为然也。”
谿壑:亦作“豀壑”。 1.山间的沟壑。 《国语·晋语八》:“叔鱼 生,其母视之,曰:‘是虎目而豕喙,鳶肩而牛腹,谿壑可盈,是不可饜也。’”
韦昭 注:“水注川曰谿;壑,沟也。”
晋 左思 《吴都赋》:“谿壑为之一罄,川瀆为之中贫。”
清 闵麟嗣 《玉渊潭》诗:“纔过三峡桥,谿壑駴闻见。”

⒉  喻贪欲。

南齐书·垣崇祖传》:“频烦升擢,谿壑靡厌,恐以弥广。”
宋 岳飞 《谢讲和赦表》:“盖夷虏不情犬羊无信,莫守金石之约,难充谿壑之求。”
郭孝威 《陕西光复记》:“近年又借立宪之名,行虐民之实,卖我之生产,供彼之豀壑。”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溪壑

  • 溪壑是一个汉语词语,
  • 拼音是 xī hè,
  • 释义:1、是指溪谷,2、亦借喻难以满足的贪欲。
  • 出自《盐铁论·本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