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单

词典解释

清催征田赋所用的一种通知单。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规定每里中以五户或十户为一单位,使用滚单催赋。单上逐户开明田亩数、银米数、应完分数和限期,由官府发给甲首,挨次催缴,令*自封投柜。不交或迟交者予以处分。

词典名字:

滚单

词典发音:

gǔn dān

国语辞典
清康熙年间田赋催科用的一种单据。规定每五户或十户为一单位。将每户田亩数﹑银米数﹑应完份数和限期,开列其上,发给甲首,挨次催缴,令自封投柜。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清 康熙 年间田赋催科用的一种单据。规定每五户或十户为一单位。将每户田亩数、银米数、应完份数和限期,开列其上,发给甲首挨次催缴,令自封投柜。参见“滚催”。

清会事例·户部·催科禁令》:“至於一州县滚单之多,动以万计,而上司难以稽察,无从发觉。其为民间之害,固不浅於重耗也。”
《官场现形记》第三四回:“有天到了 山西 境界, 山西 抚臺预先有滚单下来,给沿途州县。”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滚单

  • 滚单是清朝催征田赋所用的一种文件。顺治八年 (1651年) 始设。康熙三十九年 (1700年) 进一步完善。其办法是: 将里甲民户5户至10户列于一单,在每户名下记载田亩数、应纳银米数、上下忙应纳数,按数分为10限;将滚单发给甲首,依次滚催,令各人直接交送官府,不经里长等征收。一限纳后,又滚催二限,依次滚催完纳,中间不许停搁,否则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