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溜

词典解释: dī liū 1.形容很圆。 2.形容声音的圆润宛转。 3.形容旋转或转动快速。 4.圆滑,狡猾。 5.液体一滴一滴地下坠。 6.方言。提,提起。 7.留下,剩下。国语辞典注音 ㄉㄧ ㄌㄧㄡ  拼音 dī liū1. 盤旋、旋轉的樣子。引申為盤算。▶ 元.無名氏《漁樵記.第三折》:「老漢挑起擔兒,恰待要走,則見那相公的撥回馬來。」亦作「滴流」、「滴流流」。2. 引申為懸空、甩離。▶ 元.楊梓《霍光鬼諫.第二折》:「慨君王聖怒難分辨,便是老性命在眼前。」3. 圓、圓滑的樣子。▶ 元.喬吉《兩世絪緣.第一折》:「有那等的猱兒不覓錢,他每都錯怨天。」4. 用手提著。▶ 《醒世姻緣傳.第六回》:「第二日清早,我著這貓往市上來,打那裡經過,正一大些人圍著講說哩!」亦作「提溜」。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8084页 第6卷 101

词典名字:

滴溜

词典发音:

dī liū

国语辞典

滴溜 dīliū

[falling down] 〈方〉∶一滴一滴地落下

她伤心地说着,泪珠滴溜而下

基本解释

滴溜[ dī liū ]

⒈  盘旋、旋转的样子。引申为盘算。元·无名氏也作「滴流」、「滴流流」。

《渔樵记·第三折》:「老汉挑起担儿,恰待要走,则见那相公滴溜的拨回马来。」

⒉  引申为悬空、甩离。

元·杨梓《霍光鬼谏·第二折》:「慨君王圣怒难分辨,便是老性命滴溜在眼前。」

⒊  圆、圆滑的样子。

元·乔吉《两世絪缘·第一折》:「有那等滴溜的猱儿不觅钱,他每都错怨天。」

⒋  用手提著。也作「提溜」。

《醒世姻缘传·第六回》:「第二日清早,我滴溜著这猫往市上来,打那里经过,正一大些人围著讲说哩!」

引证解释

⒈  形容很圆。

元 李好古 《张生煮海》第二折:“明滴溜冰轮出海角,光灿烂红日转山崖。”
醒世姻缘传》第六十回:“素姐 伸出胳膊,露出腿来,打的像紫茄子一般,肿的滴溜着。”
《中国民间故事选·巴拉根仓的故事》:“若颜 老婆两只眼睁得滴溜圆。”

⒉  形容声音的圆润宛转。

袁宏道 《春江引》:“百舌欲止復衝人,一声滴溜芳蹊里。”

⒊  形容旋转或转动快速。

无名氏 《渔樵记》第三折:“老汉挑起担儿,恰待要走,则见那相公滴溜的拨回马来。”
杨朔 《三千里江山》四:“这人身量很矮,两只眼睛跟龙灯似的,滴溜骨碌透活。”

⒋  圆滑,狡猾。

乔吉 《两世姻缘》第一折:“有那等滴溜的猱儿不觅钱,他每都错怨天。”

⒌  液体一滴一滴地下坠。

许杰 《白雪的消融》:“我们的檐前也曾滴溜着初融的冰水。”
秦兆阳 《贾大奇自述》:“老贾 的嘴巴也就不知不觉地张开了,一滴口水滴溜下来了。”

⒍  方言。提,提起。

郑廷玉 《后庭花》第一折:“滴溜着脚踢拳墩,哎,你个身着紫衣堂候官,欺负俺这面雕金印射粮军。”
明 沉榜 《宛署杂记·民风二》:“提曰滴溜着。”
《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讲力量,考武举的头号石头不够他一滴溜的。”
《醒世姻缘传》第十回:“﹝ 高氏 ﹞一边説着,一边滴溜着裙子,穿着往外走。”

⒎  留下,剩下。

元 刘庭信 《寨儿令·戒嫖荡》曲:“咫尺月缺花残,滴溜着枕剩衾寒。”
元 张鸣善 《水仙子·讥时》曲:“孟郊 寒、 贾岛 瘦、 相如 病,刚滴溜得老性命,偏今宵梦境难成。”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滴溜

  • 滴溜形容很圆。 元 李好古 《张生煮海》第二折:“明滴溜冰轮出海角,光灿烂红日转山崖。”《醒世姻缘传》第六十回:“素姐伸出胳膊,露出腿来,打的像紫茄子一般,肿的滴溜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