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避

词典解释: qián bì1.隐避;躲避。国语辞典注音 ㄑㄧㄢˊ ㄅㄧˋ  拼音 qián bì躲避隱藏。▶ 《三國演義.第三回》:「儒曰:『此丁原義兒:姓呂,名布,字奉先者也。主公且須避之。』卓乃入園潛避。」

词典名字:

潜避

词典发音:

qián bì

国语辞典
隐避;躲避。
基本解释

潜避[ qián bì ]

⒈  躲避隐藏。

《三国演义·第三回》:「儒曰:『此丁原义儿:姓吕,名布,字奉先者也。主公且须避之。』卓乃入园潜避。」

引证解释

⒈  隐避;躲避。

汉 李尤 《屏风铭》:“舍则潜避,用则设张,立必端直,处必廉方。”
三国演义》第三回:“儒 曰:‘……主公且须避之。’ 卓 乃入园潜避。”
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 李勉 ﹞取过三两一封银子,教他递与,赠为盘费,速往远处潜避。”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潜避

  • qián bì ㄑㄧㄢˊ ㄅㄧˋ
  • 潜避(潜避)
  • 隐避;躲避。 汉 李尤 《屏风铭》:“舍则潜避,用则设张,立必端直,处必廉方。”《三国演义》第三回:“ 儒 曰:‘……主公且须避之。’ 卓 乃入园潜避。”《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 李勉 ﹞取过三两一封银子,教他递与,赠为盘费,速往远处潜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