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波

词典解释

亦称“冲波”。飞行器在空气中作跨音速或超音速飞行时,或超音速气流受到阻滞(如遇突起物或高的反压)时形成的极薄空气层。气流通过激波时,受到强压缩,压强、密度、温度和熵跃增,速度(或马赫数)和总压骤减,可用光学方法拍得激波的照片。按激波面和来流方向,分正激波和斜激波;按激波面和物体是否接触,分附体激波和离体激波。尖头物体前常出现附体斜激波(或圆锥激波),钝头物体前则形成离体激波(其中间部分近似正激波)。同一马赫数下,斜激波弱于正激波。炸弹和核弹爆炸时所产生的强压缩波也是一种激波,军事上称“冲击波”。激波在飞行器表面引起的压强变化所形成的阻力称“激波阻力”。

词典名字:

激波

词典发音:

jī bō

国语辞典
1.急浪。 2.扬波。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急浪。

后汉书·文苑传下·边让》:“体迅轻鸿荣曜春华进如浮云,退如激波。”

⒉  扬波。

南朝谢灵运山居赋》:“拂青林而激波,挥白沙而生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激波

  • 气体、液体和固体介质中应力(或压强)、密度和温度在波阵面上发生突跃变化的压缩波,又称冲击波。在超声速流动、爆炸等过程中都会出现激波。爆炸时形成的激波又称爆炸波。水管中阀门突然关闭形成的波也是一种激波。在固体介质中,强烈的冲击作用会形成激波(见固体中的激波),在等离子体中也会形成激波。以下仅介绍气体中的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