濡须

词典解释


古水名。源出今安徽巢湖市西巢湖,经无为东南流入长江,即今运漕河前身。当江淮间交通要道,魏晋南北朝时常为兵争要地。
堡坞名。东汉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孙权筑以拒曹操。据濡须水口,故名;一作濡须城。因形似偃月,又名偃月坞或偃月城。

词典名字:

濡须

词典发音:

rú xū

国语辞典
  • 水名。今称运漕河。源出安徽省·巢湖,东流至今芜湖市·裕溪口长江。古代当·间交通要道,··南北朝时,这里是兵争要地。
  • 堡坞名。
  •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水名。今称 运漕河。源出 安徽省 巢湖,东流至今 芜湖市 裕溪口 入 长江。古代当 江 淮 间交通要道, 魏 晋 南北朝 时,这里是兵争要地。

    ⒉  堡坞名。 东汉 末年 孙权 于 濡须口 筑以备 曹操。参见“濡须坞”。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 建安 ﹞十八年正月, 曹公 攻 濡须,权 与相拒月餘。”
    南朝 梁元帝 《玄览赋》:“顾 濡须 之故巘,每当食而忘饭。”
    王闿运 《哀江南赋》:“濡须 不守, 夏口 空防。”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濡须

  • 濡须,三国时古城,现安徽省无为县城北边,东南孙权曾建有濡须口,为战时港口,蒋钦、周泰、朱桓、骆统、朱然先后担任濡须督而镇守此地。现无为县内仍建有濡须宾馆,以纪念曾经的辉煌时刻。无为县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建立了新的开发区,连接长三角,依芜湖等良港,广招海内客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