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头

词典解释: huǒ tóu ①(~儿)火焰:油灯的~儿太小。 ②(~儿)火候①:~儿不到,饼就烙不好。 ③火主。 ④(~儿)怒气:你先把~压一压,别着急。国语辞典注音 ㄏㄨㄛˇ ㄊㄡˊ  拼音 huǒ tóu相似詞: 2.廚子1. 火焰、火苗。▶ 《老殘遊記.第一五回》:「這冰的力量比水還大,一塊冰投下去,就有一塊地方沒了火頭。」2. 司炊爨的人。▶ 《宋史.卷一七八.食貨志上六》:「差官卒,充使令,置火頭,具飲膳,給以衲衣絮被。」3. 失火的禍首。▶ 《警世通言.卷一七.鈍秀才一朝交泰》:「忽然廚房中火起,舉家驚慌逃奔。德稱因腹餒,緩行了幾步,被地方拿他做火頭,解去官司。」4. 邊疆地區少數民族的小頭領。▶ 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九下.滇遊日記十一》:「有聚落倚坡,東向羅列,是為蠻邊。覓火頭不見,其妻持檄,覓一僧讀之,延余坐竹欄上而具餐焉。」

词典名字:

火头

词典发音:

huǒ tóu

国语辞典

火头 huǒtóu

(1) [flame]∶火焰

篝火的火头很旺

(2) [duration and degree of heating,cooking,smelting,etc.]∶烧火的火候

红烧肉的火头不到

(3) [anger]∶强烈的怒气

正在火头上

基本解释

火头[ huǒ tóu ]

⒈  火焰、火苗。

《老残游记·第一五回》:「这冰的力量比水还大,一块冰投下去,就有一块地方没了火头。」

⒉  司炊爨的人。

《宋史·卷一七八·食货志上六》:「差官卒,充使令,置火头,具饮膳,给以衲衣絮被。」

厨子

⒊  失火的祸首。

警世通言·卷一七·钝秀才一朝交泰》:「忽然厨房中火起,举家惊慌逃奔。德称腹馁,缓行了几步,被地方拿他做火头,解去官司。」

⒋  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小头领。

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九下·滇游日记十一》:「有聚落倚坡,东向罗列,是为蛮边。觅火头不见,其妻持檄,觅一僧读之,延余坐竹栏上而具餐焉。」

引证解释

⒈  正在燃烧的炭火。

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种红蓝花栀子》:“以火头内泽中,作声者,水未尽,有烟出无声者,水尽也。”

⒉  即火头军。参见“火头军”。

宋 岳飞 《奏措置曹成事宜状》:“臣所统本军官兵一万二千餘人,除存留二千人 吉州 看管老小,并随军輜重火头占破外,实出战只有七千餘人。”
《宋史·食货志上六》:“差官卒充使令,置火头,具饮膳。”
清 翟灏 《通俗编·艺术》:“今谓掌炊爨者曰火头。”

⒊  指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头领。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十一》:“半里,有聚落倚坡东向罗列,是为蛮边。觅火头不见。”
原注:“火头者,即中土保长、里长之类。”
清 余庆远 《维西见闻记·么些》:“地大户繁者为上,千总,把总为头人,次为乡约,次为火头,皆各子其民。”

⒋  犹火主

清 袁枚 《随园随笔·辨讹下》:“此火头指执炊者而言,俗称失火之家为火头,误矣。”

⒌  指火焰、火苗。

老残游记》第十五回:“一块冰投下去,就有一块地方没了火头。”

⒍  火候。

如:火头儿不到,饭就蒸不熟。

⒎  谓怒气盛时。

《红楼梦》第一〇五回:“别的亲友,在火头儿上也不便送信,是你就好通信了。”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火头 (乌鳢的别称)

  • 火头又称孝鱼、乌鳢、乌鱼、蛇皮鱼、黑鱼等多种名字。雌鱼长时保护幼鱼。幼鱼主动钻入雌鱼口中让雌鱼吃,所以称之为孝鱼。
  • 火头 (汉语词语)

  • 火头是一个汉语词语,
  • 拼音:huǒ tóu,
  • 释义:火焰。引申为烧火的火候、强烈的怒气等意。亦有火头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头领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