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色

词典解释: huǒ sè 〈方〉火候:看~ㄧ拿稳了~。国语辞典注音 ㄏㄨㄛˇ ㄙㄜˋ  拼音 huǒ sè1. 火的顏色。▶ 唐.白居易〈短歌行〉:「瞳瞳太陽如,上行千里下一刻。」2. 火候。▶ 如:「烹調食物要注意。」3. 形容人光華發越,臉上泛紅。▶ 《新唐書.卷九八.馬周傳》:「馬君論事,會文切理,無一言可損益……,然鳶肩,騰上必速,恐不能久。」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9607页 第7卷 5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91页

词典名字:

火色

词典发音:

huǒ sè

国语辞典

火色 huǒsè

(1) [proper moment;condition of fire] 〈方〉∶火候

看火色

(2) [red]∶像火一样的赤红色

基本解释

火色[ huǒ sè ]

⒈  火的颜色。

唐·白居易〈短歌行〉:「瞳瞳太阳如火色,上行千里下一刻。」

⒉  火候。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八:「从此家人日夜烧炼,丹客频频到炉边看火色,却不开炉,闲了却与富翁清谈,饮酒下棋。」

如:「烹调食物要注意火色。」

⒊  指脸上泛红光。

《新唐书·卷九八·马周传》:「马君论事,会文切理,无一言可损益……,然鸢肩火色,腾上必速,恐不能久。」

引证解释

⒈  似火的颜色,指赤红色。

《北史·隋纪上·文帝》:“﹝ 开皇 元年﹞詔以初受命,赤雀降祥,推五德相生,为火色……而朝会之服,旗帜、牺牲尽尚赤。”
唐 罗虬 《比红儿》诗之八九:“火色樱桃摘得初,仙宫只有世间无。”

⒉  指人面上红光。

《逸周书·太子晋》:“师旷 对曰:‘汝声清汗,汝色赤白,火色不寿。’”
《旧唐书·马周传》:“吾见 马君 论事多矣,援引事类,扬搉古今……然鳶肩火色,腾上必速,恐不能久耳。”
宋 苏轼 《赠善相程杰》诗:“火色上腾虽有数,急流勇退岂无人。”

⒊  犹火候。指情况,时机。

蒋士铨 《空谷香·报选》:“大名、江都 俱已报过,火色平常。”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一:“赶季节,抢火色,都是叫化子照火,只往自己怀里扒,哪一家都不肯放让。”
克非 《春潮急》十五:“他心头很害怕,所以叫 王三哈哈 来观观火色。”

⒋  喻兴旺。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二章:“娃呀,你歪好弄个印把子到手里,一则洗刷了贼名儿,二则也叫她跟着你过几天火色日子。叫你妈享点老来福。”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火色

  • 似火的颜色,指赤红色,指人面上红光或指人面上红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