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夕

词典解释: dēng xī 1.旧俗于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夜张灯游乐,故称其夕为""。国语辞典注音 ㄉㄥ ㄒㄧˋ  拼音 dēng xì陰曆正月十五元宵節晚上,有張掛燈籠的習俗,故稱為「燈夕」。▶ 《宋史.卷二六五.呂蒙正傳》:「嘗燈夕設宴,蒙正待。」

词典名字:

灯夕

词典发音:

dēng xī

国语辞典
旧俗于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夜张灯游乐,故称其夕为"灯夕"。
基本解释

灯夕[ dēng xì ]

⒈  阴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晚上,有张挂灯笼习俗,故称为「灯夕」。

《宋史·卷二六五·吕蒙正传》:「尝灯夕设宴,蒙正待。」

引证解释

⒈  旧俗于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夜张灯游乐,故称其夕为“灯夕”。

欧阳修 《与王懿敏公书》之二:“灯夕却在 李端慤 家为会,诸君皆奉思也。”
《宋史·吕蒙正传》:“尝灯夕设宴, 蒙正 侍。”
《金瓶梅词话》第二四回:“话説一日,天上元宵,人间灯夕, 西门庆 在厅上张掛花灯铺陈綺席。”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灯夕

  • 灯夕是中国古代对元宵节的一种别称。旧俗于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夜张灯游乐,故称其夕为“灯夕”,是一个普天同庆的中国传统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