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笼裤

词典解释: dēng long kù 臀部以下至裤口逐渐肥大的裤子的统称。一般指运动员、杂技或曲艺演员练功时穿着的,腰部和裤口用橡筋、绳索或攀扣收紧,长至膝下,形成蓬松轮廓形,状如灯笼。多用棉、丝及各种混纺机织或针织面料缝制。国语辞典注音 ㄉㄥ ㄌㄨㄥˊ ㄎㄨˋ  拼音 dēng lóng kù中間寬大膨鬆,上端縮於腰部,下端縮於腳踝上的褲子。因形似燈籠,故稱為「燈籠褲」。

词典名字:

灯笼裤

词典发音:

dēng lóng kù

国语辞典

灯笼裤 dēnglóngkù

[knicker] 长至膝部,在膝部的裤口边袢上收裥的肥大裤子,男人或男孩运动时或非正式场合穿用

打高尔夫球时穿的灯笼裤

基本解释

灯笼裤[ dēng lóng kù ]

⒈  中间宽大膨松,上端缩于腰部,下端缩于脚踝上的裤子。因形似灯笼,故称为「灯笼裤」。

引证解释

⒈  一种裤腿肥大而下端缩紧的裤子。

《人民文学》1979年第2期:“男的服装令人想起了 欧洲 古代的牧羊人,那长筒白袜和灯笼裤尤其别具一格。”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灯笼裤

  • 灯笼裤是一种现代裤类服装的名称。指裤管直筒宽大,裤脚口收紧,裤腰部位嵌缝松紧带,上下两端紧窄,中段松肥,形如灯笼的一种裤子。
  • 灯笼裤大多用柔软的绸料或化纤衣料裁制,轻松舒适,多为休闲时穿着,适宜作练拳操和练功等穿着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