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火

词典解释: zào huo 1.炊烟。国语辞典注音 ㄗㄠˋ ㄏㄨㄛˇ  拼音 zào huǒ廚房。▶ 元.李文蔚《圮橋進履.第一折》:「等的天色將次晚,趓在人家邊,若是無人撞入去,偷了東西一道煙。」亦稱為「灶窩」。

词典名字:

灶火

词典发音:

zào huǒ

国语辞典

灶火 zàohuo

(1) 〈方〉

(2) [kitchen]∶厨房

(3) [oven]∶烧饭的灶

灶火上蒸了一锅饭

基本解释

灶火[ zào huǒ ]

⒈  厨房。

元·李文蔚《圯桥进履·第一折》:「等的天色将次晚,趓在人家灶火边,若是无人撞入去,偷了东西一道烟。」

德语Küchenkocher, Küche

引证解释

⒈  炊烟

骆宾王 《晚泊蒲类》诗:“灶火通军壁烽烟戍楼。”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灶火

  •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