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板

词典解释

币面戳满印记、失去原形的银元。中国旧时钱商使用银元时,在币面打上戳记以示保证质量,每经一次手,便加一戳记。银元逐渐失去原形而成烂板,最后以重量来计算其价值。广东尤为盛行。未加戳记的银元称“光洋”或“光板”。有少量戳记的称“花洋”。

词典名字:

烂板

词典发音:

làn bǎn

国语辞典
旧时称打上很多硬印的银元。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旧时称打上很多硬印的银元。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九回:“广东 用的银元,是每经一个人的手,便打上一个硬印的;硬印打多了,便成了一块烂板,甚至成数片。”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烂板

  • làn bǎn ㄌㄢˋ ㄅㄢˇ
  • 烂板
  • 旧时称打上很多硬印的银元。《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九回:“ 广东 用的银元,是每经一个人的手,便打上一个硬印的;硬印打多了,便成了一块烂板,甚至碎成数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