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

词典解释: shāo shāng 1. 因火灼、电、腐蚀剂或放射线的作用而造成的身体损伤,其特征为不同程度的皮肤破坏与充血,常起水泡;在严重病例中可有组织烧焦,根据的范围与程度而分为一度、二度或三度。国语辞典注音 ㄕㄠ ㄕㄤ  拼音 shāo shāng身體因接觸高溫、強酸、強鹼或放射線等而引起的傷害。主要病狀是皮膚發紅、起水泡、皮膚壞死和組織變黑。

词典名字:

烧伤

词典发音:

shāo shāng

国语辞典

烧伤 shāoshāng

[burn] 因火灼、电、腐蚀剂或放射线的作用而造成的身体损伤,其特征为不同程度的皮肤破坏与充血,常起水泡;在严重病例中可有组织烧焦,根据烧伤的范围与程度而分为一度、二度或三度烧伤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烧伤 科普中国

  • 一般指热力,包括热液(水、汤、油等)、蒸气、高温气体、火焰、炽热金属液体或固体(如钢水、钢锭)等所引起的组织损害,主要指皮肤和/或黏膜,严重者也可伤及皮下或/和黏膜下组织,如肌肉、骨、关节甚至内脏。烫伤是由热液、蒸气等所引起的组织损伤,是热力烧伤的一种。中国九分法: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提出,将成人体表面积分为11等份,其中头面颈部为9%,双上肢为2个9%,躯干前后(各占13%)及会阴(占1%)为3个9%,双下肢包括臀部为5个9%+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