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烧

词典解释

烧毁,烧尽

烧毁;烧掉。

《墨子·天志下》:“焚烧其祖庙,攘杀其牺牲。” 唐 杜甫 《遣忧》诗:“ 隋氏 留宫室,焚烧何太频。” 茅盾 《耶稣之死》二:“城邑被火焚烧,田地为外邦人所侵吞。”

词典名字:

焚烧

词典发音:

fén shāo

国语辞典

焚烧 fénshāo

[burn;set on fire] 烧毁,烧尽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于谦《石灰吟》

基本解释

焚烧[ fén shāo ]

⒈  燃烧。

后汉书·卷五四·杨震传》:「关中遭王莽变乱,宫室焚烧,民庶涂炭,百不一在。」
三国演义·第六回》:「卓临行,教诸门放火,焚烧居民房屋。」

燃烧

引证解释

⒈  烧毁;烧掉。

《墨子·天志下》:“焚烧其祖庙攘杀其牺牲。”
杜甫 《遣忧》诗:“隋氏 留宫室,焚烧何太频。”
茅盾 《耶稣之死》二:“城邑被火焚烧,田地为外邦人所侵吞。”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焚烧

  • 焚烧,汉语词汇。
  • 拼音:fén shāo
  • 释义:烧毁;烧掉;烧尽。
  • 例如:焚烧秸秆、焚烧冥房、焚烧纸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