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土

词典解释: jiāo tǔ烈火烧焦的土地。指建筑物、庄稼等毁于炮火之后的景象。国语辞典注音 ㄐㄧㄠ ㄊㄨˇ  拼音 jiāo tǔ被烈火燒焦的土地。常用以形容因戰爭而受到澈底破壞的景象。▶ 唐.杜牧〈阿房宮賦〉:「楚人一炬,可憐。」▶ 《三國演義.第六回》:「南北兩宮,火焰相接;長樂宮庭,盡為。」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9765页 第7卷 163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50页

词典名字:

焦土

词典发音:

jiāo tǔ

国语辞典

焦土 jiāotǔ

[burned earth by raging flamves] 烈火烧焦的土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杜牧《阿房宫赋》

基本解释

焦土[ jiāo tǔ ]

⒈  被烈火烧焦的土地。常用以形容因战争而受到澈底破坏的景象。

唐·杜牧〈阿房宫赋〉:「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三国演义·第六回》:「南北两宫,火焰相接;长乐宫庭,尽为焦土。」

英语scorched earth

德语Verbrannte Erde

法语politique de la terre brûlée

引证解释

⒈  烈火烧焦的土地。形容建筑物、庄稼等因战乱而遭到彻底破坏的景象。

唐 杜牧 《阿房宫赋》:“戍卒叫, 函谷 举, 楚 人一炬,可怜焦土。”
金 元好问 《寿阳县学记》:“中夏版荡,民居、官寺,燬为焦土。”
三国演义》第六回:“南北两宫,火焰相接; 长乐 宫庭,尽为焦土。”
鲁迅 《集外集拾遗·<所闻>诗》:“忽忆情亲焦土下,佯看罗袜啼痕。”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焦土 (中文词汇)

  • 焦土,指烈火烧焦的土地。指建筑物、庄稼等毁于炮火之后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