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枯

词典解释

干燥枯萎

1.干枯。

汉 王充 《论衡·说日》:“ 尧 时十日并出,万物焦枯。” 宋 范仲淹 《天道益谦赋》:“处幽晦者,日星必照;在焦枯者,雨露必霑。”

2.枯黄。

金 元好问 《示程孙》诗之一:“鞍马二十日,面色为焦枯。”

3.指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

明 陆采 《怀香记·假公荐举》:“奏天衢,当施时雨,弔伐慰焦枯。”

词典名字:

焦枯

词典发音:

jiāo kū

国语辞典

焦枯 jiāokū

[scorch] 干燥枯萎

禾苗焦枯

基本解释

焦枯[ jiāo kū ]

⒈  干枯。

如:「天气干旱田野一片焦枯。」

德语verdorren (V)​

引证解释

⒈  干枯

王充 《论衡·说日》:“尧 时十日并出,万物焦枯。”
范仲淹天道益谦赋》:“处幽晦者,日星必照;在焦枯者,雨露必霑。”

⒉  枯黄

金 元好问 《示程孙》诗之一:“鞍马二十日,面色为焦枯。”

⒊  指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

明 陆采 《怀香记·假公荐举》:“奏天衢,当施时雨,弔伐慰焦枯。”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焦枯

  • 焦枯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jiāo kū,意思是干燥枯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