煨烬

词典解释: wēi jìn 1.灰烬,燃烧后的残余物。 2.经焚烧而化为灰烬。 3.指烧尽。 4.指火灾。国语辞典注音 ㄨㄟ ㄐㄧㄣˋ  拼音 wēi jìn灰燼。▶ 《文選.左思.魏都賦》:「翼翼京室,耽耽帝宇。巢焚原燎,變為煨燼。」▶ 宋.陸游〈桃源憶故人.中原當日三川震〉詞:「中原當日三川震,關輔回頭煨燼。」

词典名字:

煨烬

词典发音:

wēi jìn

国语辞典
1.灰烬,燃烧后的残余物。 2.经焚烧而化为灰烬。 3.指烧尽。 4.指火灾。
基本解释

煨烬[ wēi jìn ]

⒈  灰烬。

《文选·左思·魏都赋》:「翼翼京室,耽耽帝宇。巢焚原燎,变为煨烬。」
宋·陆游〈桃源忆故人·中原当日三川震〉词:「中原当日三川震,关辅回头煨烬。」

引证解释

⒈  灰烬,燃烧后的残余物。

晋 左思 《魏都赋》:“翼翼京室,耽耽帝宇。巢焚原燎,变为煨烬。”
宋 王安石 《外厨遗火》诗之一:“图书得免同煨烬,却赖厨人清不眠。”
孙中山 《二次护法宣言》:“﹝ 陈炯明 ﹞嗾使第二师於昏夜发难,枪击不已,继以发砲,继以纵火,务使政府成为煨烬,而致 文 於死地。”

⒉  经焚烧而化为灰烬。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二游诗》:“洛阳 且煨烬,载籍宜为烟。”
宋 洪迈 《夷坚甲志·郁老侵地》:“吾既伏前愆,约使宅人反之,然二居皆已煨烬。”
方苞 《题天姥寺壁》:“雷破而中分之,木身煨烬者十之七。”

⒊  指烧尽。

唐 裴铏 《传奇·陶尹二君》:“﹝ 始皇 ﹞煨烬典坟坑杀儒士。”

⒋  指火灾。

《法苑珠林》卷二一:“国城寺塔,终非久固;古来帝宫,终逢煨烬。”
清 龚自珍 《述怀呈姚侍讲》诗序:“先母忧半年,吾家火。至丙戌,復之京师,距煨烬已五年,书颇少。”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煨烬

  • 煨烬,汉语词语。
  • 拼音:wēi jìn
  • 释义:1、.灰烬,燃烧后的残余物。
  • 2、经焚烧而化为灰烬。
  • 3、指烧尽。
  • 4、指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