燎泡

词典解释: liáo pào 由于火伤或烫伤,在皮肤或黏膜的表面形成的水泡。也叫燎浆泡。国语辞典注音 ㄌㄧㄠˊ ㄆㄠˋ  拼音 liáo pào因火傷或燙傷而在皮膚上形成的水泡。▶ 《紅樓夢.第二五回》:「只見寶玉左邊臉上燙了一溜出來,幸而眼溶騢沒動。」亦稱為「潦泡」、「潦漿泡」、「燎漿」、「燎槳泡」。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9857页 第7卷 255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815页

词典名字:

燎泡

词典发音:

liáo pào

国语辞典
  • 皮肤上因火或热水烫伤而起的水泡。
  • 基本解释

    燎泡[ liáo pào ]

    ⒈  因火伤或烫伤而在皮肤上形成的水泡。

    《红楼梦·第二五回》:「只见宝玉左边脸上烫了一溜燎泡出来,幸而眼溶騢没动。」

    英语blister (caused by burns)​

    引证解释

    ⒈  皮肤上因火或热水烫伤而起的水泡。

    红楼梦》第二五回:“只见 寳玉 左边脸上起了一溜燎泡,幸而没伤眼睛。”
    孙犁白洋淀纪事·光荣》:“﹝逃兵﹞正低着头包裹脚上的燎泡。”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燎泡

  • 燎泡,由于火伤或烫伤,在皮肤表面形成的水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