燔肉

词典解释: fán ròu 1.烤肉使熟。 2.祭肉。燔,通"膰"。国语辞典注音 ㄈㄢˊ ㄖㄡˋ  拼音 fán ròu宗廟祭祀所用的熟肉。▶ 《孟子.告子下》:「孔子為魯司寇,不用,從而祭,不至。」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9861页 第7卷 259

词典名字:

燔肉

词典发音:

fán ròu

国语辞典
1.烤肉使熟。 2.祭肉。燔,通"膰"。
基本解释

燔肉[ fán ròu ]

⒈  宗庙祭祀所用的熟肉。

《孟子·告子下》:「孔子为鲁司寇,不用,从而祭,燔肉不至。」

引证解释

⒈  烤肉使熟。

宋 苏轼 《司竹监烧苇园会猎园下》诗:“燎毛燔肉不暇割,饮啖直欲追 羲媧。”

⒉  祭肉。燔,通“膰”。

孟子·告子下》:“孔子 为 鲁 司寇,不用,从而祭,燔肉不至,不税冕而行。”
刘基 《春秋明经·公围城公至自围城筑蛇渊囿》:“女乐至庭,而圣人以燔肉去。”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燔肉

  • fán ròu ㄈㄢˊ ㄖㄡˋ 燔肉
  • (1).烤肉使熟。 宋 苏轼 《司竹监烧苇园会猎园下》诗:“燎毛燔肉不暇割,饮啖直欲追 羲娲 。”
  • (2).祭肉。燔,通“ 膰 ”。《孟子·告子下》:“ 孔子 为 鲁 司寇,不用,从而祭,燔肉不至,不税冕而行。” 明 刘基 《春秋明经·公围城公至自围城筑蛇渊囿》:“女乐至庭,而圣人以燔肉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