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梳

词典解释: pá shū 1.抓搔梳理。 2.谓整治繁乱而使之有条理。国语辞典注音 ㄆㄚˊ ㄕㄨ  拼音 pá shū爬搔梳櫛,整理紛亂的事物。▶ 唐.韓愈〈送鄭尚書序〉:「蜂屯蟻雜,不可。」亦作「爬櫛」。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9086页 第6卷 1103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964页

词典名字:

爬梳

词典发音:

pá shū

国语辞典
  • 抓搔梳理。
  • 谓整治繁乱而使之有条理。
  • 基本解释

    爬梳[ pá shū ]

    ⒈  爬搔梳栉,整理纷乱的事物。唐·韩愈〈送郑尚书序〉:「蜂屯蚁杂,不可爬梳。」也作「爬栉」。

    英语to comb through (historical documents etc)​, to unravel

    引证解释

    ⒈  抓搔梳理。

    宋 陆游 《行东山下至南岩》诗:“坐觉尘襟真一洗,正如头垢得爬梳。”

    ⒉  谓整治繁乱而使之有条理。

    唐 韩愈 《送郑尚书序》:“蜂屯蚁杂,不可爬梳。”
    宋 苏轼 《次韵子由送蒋夔赴代州学官》:“代 北诸生狂简,牀头杂説为爬梳。”
    清 恽敬 《答吴白厂书》:“敬 回县后,诸事如蝟毛,不可爬梳。”
    杨树达 《积微居小学述林·<尚书易解>序》:“先儒所称詰詘聱牙号为不易读者,得君爬梳而整比之,庶几乎人人可读矣。”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爬梳

  • 爬梳是汉语词汇,解释为抓搔梳理,出自《行东山下至南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