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心

词典解释: bǎn xīn ①书刊等每面排印文字、图画的部分。 ②版口。国语辞典注音 ㄅㄢˇ ㄒㄧㄣ  拼音 bǎn xīn版框的中央部位留有一條不刻正文的空白處,因為宋元時代通行蝴蝶裝,文字向裡對摺,故此部位稱為「」。明初以後改行包背及線裝,文字向外對摺,稱為「版口」。亦稱為「中縫」、「頁心」。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9025页 第6卷 1042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35页

词典名字:

版心

词典发音:

bǎn xīn

国语辞典

版心 bǎnxīn

(1) [type page]∶版口

(2) [core]∶书刊等每页排印文字图画的部分

基本解释

版心[ bǎn xīn ]

⒈  版框的中央部位留有一条不刻正文的空白处,因为宋元时代通行蝴蝶装,文字向里对折,故此部位称为「版心」。明初以后改行包背及线装,文字向外对折,称为「版口」。

引证解释

⒈  线装书籍叶面中折处。常印有书名、卷数、页码等。也称中缝、版口、页心

四库全书总目·经部十六·诗经疏义》:“《诗经疏义》二十卷, 元 朱公迁 撰……版心又标《诗传会通》,未喻其故。”

⒉  书刊页面中印有内容的部分。相对四周的空白而言。

鲁迅 《书信集·致黄源》:“插画本丛书的版心,我看每行还可以添两个字,那么,略成长方,比较的好看。”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版心

  • 版心是页面中主要内容所在的区域。即每页版面正中的位置,又叫节口。版心通常有用作对折准绳的黑线和鱼尾形图案,有的还印有书名、卷数、页码及本页字数,明代以前,版心下方往往还印有刻工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