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军

词典解释

即牙兵。 《旧唐书·裴度传》:“ 魏博 节度使 田季安 卒,其子 怀諫 幼年不任军政,牙军立小将 田兴 为留后。”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十四:“本府有牙军八千人,丰其衣粮,动要姑息,时人云:‘ 长安 天子, 魏 府牙军。’”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七节:“﹝ 田承嗣 ﹞选强悍人一万充卫兵,称为牙军,给养特别优厚。”参见“牙兵”。

词典名字:

牙军

词典发音:

yá jūn

国语辞典
  • 即牙兵。
  •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即牙兵。参见“牙兵”。

    《旧唐书·裴度传》:“魏博 节度使 田季安 卒,其子 怀諫 幼年不任军政,牙军立小将 田兴 为留后。”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十四:“本府有牙军八千人,丰其衣粮,动要姑息时人云:‘ 长安 天子, 魏 府牙军。’”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七节:“﹝ 田承嗣 ﹞选强悍人一万充卫兵,称为牙军,给养特别优厚。”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牙军

  • 牙兵,即亲兵或卫兵。是中唐以后节度使的私兵,是节度使专兵的产物。主将所居之城因建有牙旗,故称牙城。唐代节度使的官署称为使牙,节度使专门组织一支保护牙城与使牙的军队,叫做牙军,或称衙兵。他们有时也被派到外地作战。牙兵是从“牙旗”一词引申出来的,牙通衙,古代大将出镇,例建牙旗,仗节而行,因而他们的官署称牙,后作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