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子

词典解释: mù zǐ 1.放牧的人;牧童。国语辞典注音 ㄇㄨˋ ㄗˇ  拼音 mù zǐ放牧的孩童。▶ 《三國演義.第三六回》:「世之黃童、白叟、、樵夫皆知其名:真當世之英雄也。」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8228页 第6卷 245

词典名字:

牧子

词典发音:

mù zǐ

国语辞典
1.放牧的人;牧童。
基本解释

牧子[ mù zǐ ]

⒈  放牧的孩童。

三国演义·第三六回》:「世之黄童白叟、牧子、樵夫皆知其名:真当世之英雄也。」

引证解释

⒈  放牧的人;牧童。

《唐律·厩库》:“诸牧畜产,準所除外,死失及课不充者,一牧长及牧子,笞三十。”
《新五代史·杂传十七·刘岳》:“《兔园册》者,乡校俚儒教田夫牧子之所诵也。”
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李百药》:“﹝ 李百药 ﹞藻思沉鬱,尤长五言。虽樵童牧子,亦皆吟讽。”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牧子

  • 牧子,本名陈驹 1938年生,笔名壮之、马十三、冀于、牧子、羽翼、惠河等。广西玉林人。196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广西大学中文系教授,兼该校民族研究所副所长和广西政协《文史春秋》杂志副主编。曾当选为中国新文学学会和广西语文学会理事,广西中国文学学会副会长。现为广西作协会员、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