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夜

词典解释: fàn yè 1.违禁夜行。国语辞典注音 ㄈㄢˋ ㄧㄝˋ  拼音 fàn yè觸行的禁例。▶ 《晉書.卷七五.王湛傳》:「有者,為吏所拘。」▶ 《紅樓夢.第六五回》:「我們因趕不上爺的馬,恐怕,往這裡來借宿一休的。」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6461页 第5卷 6

词典名字:

犯夜

词典发音:

fàn yè

国语辞典
  • 违禁夜行。
  • 基本解释

    犯夜[ fàn yè ]

    ⒈  触犯夜行的禁例

    《晋书·卷七五·王湛传》:「有犯夜者,为吏所拘。」
    《红楼梦·第六五回》:「我们因赶不上爷的马,恐怕犯夜,往这里来借宿一休的。」

    引证解释

    ⒈  违禁夜行。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政事》:“王安期 作 东海郡,吏録一犯夜人来。

    王 问:‘何处来?’云:‘从师受书还,不觉日晚。’”
    杜甫 《陪李金吾花下饮》诗:“醉归应犯夜,可怕 李金吾 ?”
    无名氏鸳鸯被》第二折:“我走到半路,被那巡更的歹弟子孩儿,把我拦住,道我是犯夜的,拏我巡铺里去,整整弔了一夜。”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三回:“那里闹得他过!闹起来,他一把辫子拉到局里去,説你犯夜。”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犯夜

  • 犯夜是中国古代法律关于触犯夜禁(宵禁)的罪名《周礼、秋官、司寤》有“掌夜间禁戒”的规定。《唐律疏议·杂律》犯夜条规定,闭门鼓后、开门鼓前无故夜行至本坊范围以外者,笞二十;有故者“如、公事急速及吉凶疾病之类”有本县、本坊文牒证明者除外。值夜守卫街坊应放行而不放行及不应放行而放行者笞三十。值夜时如有盗贼经过而未发觉,笞五十。明律、清律《兵律、军政门》夜禁条规定:一更三点以后五更三点以前京城犯夜禁者笞三十,二更三更四更犯者笞五十,外办城镇各减一等。其公务急速、疾病死伤等不在禁限。若犯夜拒捕及打夺者,杖一百;因而殴人至折伤以上者绞,致死者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