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生

词典解释: kuáng shēng 1.无知妄为的人。 2.狂放的人。国语辞典注音 ㄎㄨㄤˊ ㄕㄥ  拼音 kuáng shēng狂妄放蕩,不受拘束的人。▶ 《荀子.君道》:「危削滅亡之情,舉積此矣,而求安樂,是者也。」▶ 《後漢書.卷八○.文苑傳下.禰衡傳》:「吏白:『外有,坐於營門,言語悖逆,請收案罪。』」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6469页 第5卷 14

词典名字:

狂生

词典发音:

kuáng shēng

国语辞典

狂生 kuángshēng

(1) [arrogant person]∶狂妄无知的人

(2) [unconventional person]∶不拘小节的人

狂生某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狂生纵意高谈

狂生跳掷叫号

基本解释

狂生[ kuáng shēng ]

⒈  狂妄放荡,不受拘束的人。

《荀子·君道》:「危削灭亡之情,举积此矣,而求安乐,是狂生者也。」
《后汉书·卷八〇·文苑传下·祢衡传》:「吏白:『外有狂生,坐于营门,言语悖逆,请收案罪。』」

引证解释

⒈  无知妄为的人。

《荀子·君道》:“危削灭亡之情举积此矣,而求安乐,是狂生者也。狂生者,不胥时而乐。”
明 王錂 《春芜记·报仇》:“须知彩凤,怎肯随鸦。笑狂生低下,也空劳受尽波查。”
郭沫若 《南冠草》第五幕:“不过也使这狂生可受得一点痛苦。”

⒉  狂放的人。

《后汉书·仲长统传》:“统 性俶儻,敢直言,不矜小节,默语无常,时人或谓之狂生。”
唐 陆龟蒙 《幽居赋》:“有雕龙之辩,然后为狂生。”
清 孙枝蔚 《念奴娇·题黄大宗小像》词:“曾忝座上称宾,狂生老矣,减尽从前慧。”
李光 《集诗述感》:“狂生意气书生胆,沧海西风一剑寒。”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狂生 (汉语词语)

  • 狂生,指不受世俗观念的浸染,崇尚真性情的人。指那些不受世俗约束,喜欢以自己的观点来处事的人。他们崇尚个人的能力,而且勇于用自己的办法解决问题。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传》:“公(袁可立)独谓是狂生,无他。卒谳不得实,乃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