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扈

词典解释: láng hù 1.纵横散乱貌。 2.指散乱之物。 3.跋扈,猖獗。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6517页 第5卷 62

词典名字:

狼扈

词典发音:

láng hù

国语辞典
  • 纵横散乱貌。
  • 指散乱之物。
  • 跋扈,猖獗。
  •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纵横散乱貌。

    《周礼·秋官·序官》“条狼氏” 汉 郑玄 注:“杜子春 云:‘条当为涤器之涤。’涤,除也;狼,狼扈道上。”
    贾公彦 疏:“谓不蠲之物在道,犹今言狼藉也。”
    《新唐书·李密传》:“民食 兴洛仓 者,给授无检,至负取不胜,委於道,践輮狼扈。”

    ⒉  指散乱之物。

    清 顾炎武 《日知录·街道》:“古之王者,於国中之道路,则有条狼氏,涤除道上之狼扈,而使之洁清。”
    章炳麟 《訄书·族制》:“三古之世卿,若执桃茢以赤犮其不材之种,然后九州去其狼扈,而集其清淑。虽竞存,非私也。”

    ⒊  跋扈,猖獗。

    《新唐书·元结传》:“往年逆贼,东穷海,南 淮 汉,西抵 函 秦,北彻 幽都,丑徒狼扈在四方者几百万,当时之祸可谓剧,而人心危矣。”
    宋 王楙 《野客丛书·以物性喻人》:“惟狼之喻尤多,言其恣食则曰狼餐……言其陆梁则曰狼扈。”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狼扈

  • “狼扈”是一个汉语词汇,含义为纵横散乱貌,指散乱之物,《周礼·秋官·序官》有所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