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圻

词典解释

犹王畿。

词典名字:

王圻

词典发音:

wáng qí

国语辞典
犹王畿。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犹王畿。参见“王畿”。

《逸周书·职方》:“乃辩九服之国,方千里曰王圻。”
孔晁 注:“圻,界也。圻与畿同。”
唐 沉珣 《授崔珙凤翔节度使制》:“古称右辅,以扶助王圻。”
宋 王珪 《开封府推官王畴可开封府判官司员外郎冯浩可开封府推官制》:“王圻画千里之广,京兆三辅为剧。”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王圻

  • 王圻(1530年~1615年),明文献学家、藏书家。字元翰,号洪洲,上海人,祖籍江桥(时属青浦县)。幼年就读于诸翟,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授清江知县,调万安知县,升御史。以敢于直言,与宰相张居正等相左,黜为福建金事。继又降为邛州判官、张居正去世后,王圻复起,任陕西提学使、神宗傅师、中顺大夫资治尹,授大宗宪。